随着本赛季全国男子篮球联赛(NBL)常规赛进入尾声,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浮出水面:目前仅有八支球队能够正常支付球员薪资并完成赛程,其余多支队伍陷入不同程度的财务困境,资深体育评论员付政浩近日公开表示,欠薪问题并非仅限于已被曝光的广西威壮俱乐部,而是整个联赛面临的系统性危机,这一言论引发广泛关注,球迷、媒体及业内人士纷纷呼吁联赛管理者采取紧急措施。
NBL作为中国篮球职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长期以来承担着培养本土球员、衔接CBA联赛的关键角色,本赛季的联赛却显得异常艰难,据内部人士透露,目前仅有八支球队能够按时发放工资并保障训练和比赛开支,这些队伍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或拥有稳定投资方的城市,其余球队,包括一些历史悠久的俱乐部,正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。
广西威壮俱乐部此前因欠薪事件成为舆论焦点,但付政浩在社交媒体上指出:“广西威壮只是冰山一角,我接触过多支球队的球员和工作人员,欠薪问题普遍存在,有些队伍甚至拖欠薪资超过半年。”他进一步强调,这一问题不仅影响球员的生计,更损害了联赛的公信力和长期发展。
欠薪问题的背后,是NBL联赛多年来积累的结构性矛盾,联赛的商业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开发,与CBA相比,NBL的电视转播权和赞助收入较低,多数球队依赖地方企业或私人投资维持运营,近年来,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导致许多投资方收缩体育产业布局,直接影响了球队的财务状况。
联赛管理模式存在短板,NBL缺乏统一的财务监管机制,球队的薪资发放和预算执行往往依赖自律,这为欠薪埋下隐患,联赛的升降级制度与CBA衔接不畅,使得NBL球队缺乏长期投资动力,付政浩表示:“如果球队看不到晋级CBA的希望,投资方很容易失去耐心,这种情况下,球员和工作人员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。”
对于球员而言,欠薪不仅意味着经济困难,更打击了他们的职业信心,一名匿名球员透露:“我们已经习惯了延迟发薪,但这次拖了太久,很多人靠积蓄或家人支持度日,训练和比赛状态都受影响。”另一名年轻球员则表示,欠薪让他开始考虑转行:“篮球是梦想,但如果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,梦想又能坚持多久?”
球员协会的代表呼吁联赛管理者介入,建立紧急救助机制和长期保障体系。“球员是联赛的核心资产,他们的权益必须得到保护,我们希望看到更严格的财务审核和更透明的薪资发放流程。”
面对舆论压力,NBL联赛管理层近日发布声明,承诺将调查欠薪问题并协助球队解决困难,声明中提到,联赛将加强与投资方的沟通,推动财务规范化,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,这一回应被许多业内人士批评为“过于笼统”,付政浩直言:“声明缺乏具体时间表和问责措施,我们需要的是行动,而不是口号。”
一些专家建议,联赛应借鉴国际经验,引入工资帽制度和第三方财务托管,确保球队运营的可持续性,与CBA建立更紧密的衔接机制,如增加晋级名额或共享商业资源,以提升NBL的整体价值。
NBL的欠薪问题不仅是一个体育议题,更反映了职业体育在中国的成长困境,球迷们通过社交媒体表达支持,呼吁企业和政府更多关注基层联赛,一位资深球迷写道:“NBL是中国篮球的根基,如果这里垮了,未来CBA的人才从哪里来?”
社会舆论普遍认为,解决欠薪问题需要多方合力,投资方应承担社会责任,联赛管理者需加强监管,而球员也应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,只有通过系统性的改革,NBL才能重获生机。
NBL联赛的欠薪危机是一个警示,提醒我们职业体育的发展不能仅靠热情和梦想,更需要坚实的商业基础和制度保障,付政浩的发言撕开了问题的表象,揭示了深层的结构性弊病,随着联赛仅剩八支球队稳定运营,改革已刻不容缓,NBL能否涅槃重生,取决于管理者、投资方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决心与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