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客官方网站-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淬自信 赛场见真我

【本报讯】午后阳光透过体育馆高窗,洒在十二条标准剑道上,十四岁的姜鑫瑞身着白色击剑服,头戴金属网面罩,手持修长的花剑,正与对手展开激烈交锋,弓步突刺、格挡反击、迅速后撤——一连串动作如行云流水,金属剑身相击发出清脆鸣响,在这片被运动员们称为“战场”的方寸之地,这位来自江苏的年轻选手眼中闪烁着超越年龄的专注与坚定。

“比赛让我更加自信。”赛后,摘下护面的姜鑫瑞擦拭着额角的汗水,语气平静却有力,“站在剑道上,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。”

剑道初体验:从羞涩少年到赛场新星

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六年前,当时八岁的他在学校体育课上首次接触这项运动,便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。“第一次拿起剑,我就爱上了这种感觉。”回忆起最初的日子,他眼中仍有光芒,“击剑不像足篮球那样喧闹,它需要极致的专注和思考。”

启蒙教练陈志刚对这位弟子记忆犹新:“鑫瑞刚来时并不出众,身材瘦小,性格内向,但他有个特点——观察力极强,每次示范动作,他都看得格外认真。”

训练初期的艰辛远超想象,每天放学后三小时的训练,包括体能、步法和技巧,周末更是全天候集训,重复性的基础动作练习对孩童而言尤为枯燥,同期学员中有近半选择放弃,姜鑫瑞却坚持了下来。

“有段时间我几乎想放弃,”他坦诚道,“特别是看到同学们在玩耍,而我在做枯燥的弓步练习,但一次小型比赛改变了我的想法。”在那场市级青少年赛中,练习击剑仅一年的姜鑫瑞出人意料地闯入八强。“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了所有汗水的意义。”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淬自信 赛场见真我

赛场蜕变:从紧张到手到从容应对

去年举行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,是姜鑫瑞职业生涯的转折点,作为参赛年龄最小的选手之一,他在赛前承受了巨大压力。

“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性大赛,上场前手一直在抖。”他回忆道,“但当我戴上面罩,握住剑的那一刻,突然平静下来,剑道就像我的安全区,外界的所有干扰都消失了。”

在那场比赛中,姜鑫瑞连克多位强敌,最终夺得U14组别银牌,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半决赛,面对身高臂长的卫冕冠军,他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连追六剑,实现惊天逆转。

“击剑比赛不仅是技术的较量,更是心理的博弈。”姜鑫瑞分析道,“每一剑都需在秒级时间内做出决策:观察对手习惯,预判其意图,然后选择最佳应对方案,这种持续的决策过程极大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和抗压能力。”

随队心理辅导老师张芸表示:“鑫瑞的成长有目共睹,通过一次次比赛,他不仅提升了技术水平,更建立了强大的自我效能感,这种在特定领域获得的自信,已经开始正向影响他生活的其他方面。”

独立成长:场上唯一能依靠的是自己
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——这是姜鑫瑞多次强调的观点,也是击剑这项运动的本质特点。

与团体项目不同,击剑运动员在比赛中完全独立作战,教练只能在局间休息时提供短暂指导,一旦比赛开始,选手需独自应对所有情况。

“在剑道上,没有人能替你思考,没有人能替你承担。”姜鑫瑞的语气中透着超越年龄的成熟,“刚开始很不适应,特别是失误时总会看向教练,但现在我明白,真正的成长来自于独自解决问题。”

这种独立性也延伸到了他的日常生活中,曾经需要父母催促完成作业的他,如今已能自主安排训练与学习时间。“击剑教会我,结果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和努力。”

国家队退役选手、现任评论员的王磊指出:“击剑运动的核心精神就是自我负责,我们常说的‘剑如其人’,正是指每位选手的剑术风格和比赛态度都反映其个性和心理状态,姜鑫瑞这么早就领悟到这一点,对他的未来发展极为有利。”

击剑小将姜鑫瑞,剑锋淬自信 赛场见真我

平衡之道:在剑与书本之间

作为一名初二学生,姜鑫瑞必须在紧张的训练比赛中兼顾学业,他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:早晨六点半起床早读,白天正常上课,下午四点开始训练,晚上则要完成作业和复习。

“时间管理是另一项挑战,”他笑道,“特别是比赛前,既要保证训练强度,又不能落下功课,我学会了利用碎片时间,比如在去训练场的车上背单词,在比赛间隙完成阅读作业。”

班主任李老师评价道:“鑫瑞刚入学时成绩中等,现在已稳定在班级前列,击剑培养的专注力和规划能力,明显促进了他的学习效率,同学们也发现他变得更加开朗,更愿意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。”

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学业上,也体现在他对击剑的理解上。“我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否定自己,也不会因为一场胜利而骄傲。”姜鑫瑞说,“击剑教我的是持续进步的心态,每次比赛都是学习的机会。”

梦想在更广阔的赛场

随着成绩的提升,姜鑫瑞开始吸引更多关注,多家体育院校递来橄榄枝,有望入选国家青年队的消息也不胫而走,面对这些机遇,他保持着难得的清醒。

“我的短期目标是入选国家青年队,长期梦想当然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。”他坦言,“但我知道,这需要一步一个脚印,现在的重点是打好基础,不断完善技术。”

陈志刚教练对弟子的未来充满期待:“鑫瑞的优势在于他的心理素质和战术意识,这在年轻选手中非常罕见,如果保持目前的进步速度,他有潜力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。”

对于击剑运动的推广,姜鑫瑞也有自己的思考:“很多人认为击剑门槛高,其实它适合各种体型的人参与,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,让更多同龄人了解并喜欢上这项充满智慧的运动。”

超越赛场:击剑带来的人生礼物

击剑给予姜鑫瑞的,远不止奖牌和荣誉。

“最大的改变是学会面对压力,”他反思道,“不仅是比赛压力,还有学业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,击剑让我明白,困难是成长的必经之路。”

他的母亲感触更深:“鑫瑞以前遇到困难容易退缩,现在则会主动寻找解决方法,这种积极应对的态度,是击剑送给他最宝贵的礼物。”

体育心理学家陈明的研究表明,像击剑这类个人项目能显著提升青少年的决策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。“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及时调整策略,这种能力可直接迁移到日常生活中,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应对复杂情境。”

夕阳西下,训练馆内再次响起剑刃相交的清脆声响,姜鑫瑞与队友进行着新一轮实战练习,眼神专注,步伐灵活,不久后,他将踏上新的赛场,面对新的挑战。

“每场比赛都是一次自我对话,一次成长机会。”整理着手中的花剑,年轻剑客的语气平和而坚定,“我相信,手中的剑会带我走向更远的地方。”

这条充满挑战与荣耀的剑道,正见证一位少年如何通过手中的剑,找到内心的力量与自信,而对姜鑫瑞而言,这仅仅是个开始——前方,还有更广阔的赛场等待他去征服。

标签: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返回顶部